發表時間:2020-10-13
13歲的艾米在一場交通事故中失去了母親,只好被送到與母親離異多年的父親身邊。父親經營著一座農場,整日琢磨各種稀奇古怪的發明,面對已經長大的艾米難免不知所措,二人最初的相處生疏而隔閡。后面艾米收拾好悲痛的心情,逐漸適應了農場生活,一日在一片灌木叢發現一窩被遺棄的野雁蛋,她小心將它們捧回家里,并成功孵出一窩小雁,但是出于政府野雁不可以家養的規定,艾米必須要把這些小雁放歸自然。父親想出了奇妙的主意幫助艾米,他動手為她制作了一架滑翔機,讓她帶著小雁學會飛翔,然后在遷徙季節一路護送“雁媽媽”艾米帶領小雁們飛向安大略湖,在這個過程中,一對父女的心也開始緊緊連在一起......
我們可以通過這部影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討論“創傷型家庭”要如何自我治愈的話題。
創傷后退行
“退行”,是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機制,是指人們在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應激等狀態時,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能或方法,而回歸到生命早期階段的某種行為模式,以滿足自己的某些欲望。這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機制。
艾米遭遇車禍時13歲了,她開朗活潑,能夠很好的與人交流,但車禍的發生和母親的離世給艾米帶來了很大的打擊,艾米因此陷入創傷后退行狀態。剛來到農場時,艾米抱著小熊,呆呆地坐在床上,這便是典型的退行表現——不愿與人交流,脫離社會和群體。
心理創傷是指那些由于生活中具有較為嚴重的傷害事件所引起的心理、情緒甚至生理的不正常狀態。提起它,我們可能會想到戰爭、洪水、地震、火災及空難等等。但其實心理創傷遠不止這些強大的事件,還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長期經歷到的忽視、情感虐待或者暴力行為,都會造成心理創傷的形成。
所以我們在遭遇心理創傷后如何進行自我治愈呢?
創傷主體的自我治愈
01 共情
在被破壞的灌木叢中,艾米看到了未孵化的野雁蛋,那個瞬間,艾米萌生出想要孵化野雁蛋的想法。也許就是野雁蛋與自己相似的處境,讓小艾米與野雁蛋共情,產生了同病相憐的感受。
02 象征
艾米很照顧瘸腿的小雁伊果,這其實是一種象征的意味——艾米認為伊果就像自己一樣,是群體中最弱的一個。她希望得到更多的關心照顧,所以自發地給伊果更多的關懷與愛。尤其是第一次起飛后伊果沒有跟上時,艾米通過對講機對伊果進行鼓勵,和伊果再次嘗試努力起飛,其實都是艾米對自己的鼓勵和期待。而大雁的南飛,也象征著艾米創傷的愈合以及個人成長的過程。
03 代替性客體
小雁——艾米。艾米瞞著父親,自己一個人偷偷照顧著這些意外發現的大雁蛋,且誤打誤撞地成為了“雁媽媽”。艾米作為“雁媽媽”,在照顧小雁子的過程中,也是在對自己進行自我療愈,她通過“雁媽媽”的身份,慢慢地走出車禍創傷。
04 去標簽化
有只小雁腿是瘸的,艾米原本想為它取名叫“阿拐”,但大衛叔叔提醒艾米應該平等地對待這只小雁,而不是因為它的腿瘸將它標簽化?!皹撕炈季S”的局限性在于,從自己過往的經驗出發來進行認知,這樣很容易妄下結論,使得認知偏離現實。
父親的陪伴,協助創傷主體治愈
父母的離異直接導致艾米在后來的成長生活中缺少了父親這個角色,所以她過于依賴母親,她的內心一直認為母親和自己是一體的,父親是外來人員,無法進入自己的家庭世界。母親去世后,父親在艾米的生活中重新出現,他開始試圖補償艾米。因為艾米喜歡大雁,為了留下它們,所以他詢求動物保護組織和朋友的幫助;為了給女兒造飛機,他賣掉了自己心愛的“登月太空艙”,這都說明他在逐漸進入父親的角色。隨著父親人格的成熟、角色功能的恢復,父親與艾米之間的父女關系開始修復與重塑,在電影的最后,艾米從幼年期的創傷中走了出來,并逐漸恢復了社會功能。
忘記或回避不能根治創傷,只有面對和放下才可以治愈。